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英勇收復登步島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作者速寫】袁明隨先生,民國三十八年入伍,曾參與南日島和登步島大捷,五十年退伍。五十六年轉任公職,八十六年退休。
 
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三十日深夜,竄佔桃花島的共軍續攻登步島;至十一月三日,傾其砲兵猛烈轟擊;我守軍二二一師聯合海軍迎頭痛擊;但共軍復以人海戰術冒死突進,以致重要據點流水岩和砲臺山相繼失守;一番激戰後,僅堅守島北一隅的張網灣和雞冠礁等陣地待援。
十一月四日凌晨二時,舟山防衛司令官石覺將軍,即令六十七師附七十五師二二四團增援登步島。二二四團團長蕭宏毅上校受命後,即令各部隊一小時內完成戰備,急行軍赴沈家門碼頭集結。當部隊到達時,團長已在碼頭指揮調度,執行運兵任務。
第一營先登船,營長是伍幹夫中校,第一連連長江輝上尉,第二連連長楊青山,第三連連長蕭中岳,機槍連連長余建軍上尉,筆者為第三連第六班一等兵。
黎明時分,船抵登步島雞冠礁港,官兵一上岸,火速馳援第一線,協同二二一師展開拂曉攻擊,以優勢兵力和火力猛攻,共軍傷亡枕藉,節節敗退至砲臺山固守,作困獸之鬥以待援。
我軍蟄伏山前,形成對峙。下午二時許,戰場指揮官二二一師師長吳淵明將軍,令二二四團務必在天黑前奪回砲臺山;全團官兵戰志高昂,在海、空軍和砲兵火力支援下,開始進攻。
海軍艦艇開砲轟擊,戰機輪番掃射,砲兵集中火力摧毀敵陣地,機槍連以火力壓制,次由各連六〇砲排,團部八二砲連,集中火力猛攻,砲臺山有如爆炸的火藥庫,煙硝遮天。
接著,前鋒第一營採三角隊形攻擊,第一、二連併肩攻堅,第三連為預備隊。由砲火掩護,趁勢攻至山腰衝鋒準備位置,再衝上山頂,短兵相接,進行肉搏戰,第二連官兵傷亡泰半,戰況緊急時,營長伍中校親率第三連官兵從右側攔腰搏殺,瓦解共軍,上百人棄械投降,其餘竄逃至流水岩,我軍力克砲臺山。
五日凌晨一時許,共軍一個加強團渡海增援,結合流水岩殘兵,準備大舉反撲;我軍浴血奮戰,夜以繼日,反復廝殺,力挫共軍,確保砲臺山。
五日中午,我增援部隊六十七師登陸,調整部署,圍攻流水岩,六十七師一九九團攻左側,七十五師二二四團攻右側,在海空軍和砲兵支援下,順利攻克流水岩。
戰鬥持續至夜間,寒風刺骨,僅能憑曳光彈軌跡判定敵軍位置,攻勢趨緩。
指揮官審時度勢,劃分各部隊攻擊區,兵分五路,進行全面掃蕩,激戰至六日凌晨,殲滅共軍,極少數乘船逃逸者,被我海軍擊沉。各部隊繼續追擊掃蕩至六日清晨,收復全島。
部隊凱歸,沈家門碼頭,民眾列隊搖旗歡呼,官兵疲憊之軀,頓時振奮,抬頭挺胸,返回駐地。上級為獎勵二二四團英勇達成任務,賜名「砲臺山部隊」,發給加菜金,論功行賞。
登步島大捷,確保在舟山駐守的十幾萬軍民,得以在三十九年五月安全轉進來臺。回首當年,參戰官兵在槍林彈雨中,前仆後繼之場景,記憶猶深;更對為國捐軀的千百位長官同袍,肅然起敬,緬懷不已!
(點閱次數:1134)